NEWS CENTER
【概要描述】 其中,杭州展现出了“头雁”应有的风采:八个产业展馆,均有多家杭州企业参展,涉及新能源、智能物联、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单杭州市总工会承办的智能物联产业集
【概要描述】 其中,杭州展现出了“头雁”应有的风采:八个产业展馆,均有多家杭州企业参展,涉及新能源、智能物联、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单杭州市总工会承办的智能物联产业集
其中,杭州展现出了“头雁★”应有的风采★:八个产业展馆,均有多家杭州企业参展★,涉及新能源、智能物联、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单杭州市总工会承办的智能物联产业集群主题展馆一处,就有109家杭州企业参展,展示职工代表形象68人。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与观展职工群众分享自己的创新故事,不仅深刻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鲜活展现了创新力量★。
弘扬“三个精神★”在浙江立法之后,杭州市总工会进一步创新和深入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三个精神”大众化★、时代化、生活化。“进校园”工作,培养了一支劳模工匠宣讲队伍,打造不同主题的大思政精品课,凝聚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助企行”工作★,推出了企业“点单★”、劳模工匠“做菜★”、工会“送菜”的一条龙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因工而美★、以匠为荣。9月27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精神动力的决定》(下称《决定》)★,杭州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全方位、立体化弘扬“三个精神”,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强化宣传带动、搭建成长平台、打造工匠品牌等一系列举措,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头雁风采”。
而前不久闭幕的浙江省首届职工创新交流活动,更是展示了广大一线职工的最新最优创新科技成果,把一大批劳模工匠★、职工创新达人等高素养劳动者先进典型推到了舞台中心★。
弘扬“三个精神★”立法之后★,匠人们的自豪感更加高涨。来自临安的浙江省乡村工匠师、女红技艺传承人罗云妍说:★“《决定》在待遇★、收入★、地位上让我们这些匠人切实感受到了保障和尊重★,感觉奋斗劲儿更足了★!我愿继续扎根乡村,让更多女性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
开全国之先河、创时代之先锋、占宣传之先机★。杭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荣新表示,★“三个精神”是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在“三个精神★”机制建设上,杭州有多项工作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有阵地、有载体、有平台,“三个精神”已经逐步成为全市广大职工的主流价值观★。接下来,杭州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三个精神”决定,团结带领全市职工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共同绘就杭州“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的时代新画卷。
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是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杭州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劳模工匠进校园、劳模工匠助企行等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孔胜东、葛小青等先进典型的精神价值,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三个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生动内涵,鼓舞职工群众学榜样★、践使命、当先锋。
说起临安,不得不提到★“天目匠心馆”★。这是全省首个集工运历史★、匠人培训★、直播带货、特色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临安区总工会以“天目寻匠★”为载体,不断挖掘民间匠人资源,培育工匠直播带货,将传统技艺与互联网相结合★,激发新的生命力。项目通过打造“数智+匠心★”★“抖音主号+分号”“天目匠心馆+工作坊★”三位一体★,形成“天目寻匠★”共富联盟矩阵★。
建强“三支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一直以来,杭州市总工会在全市大力开展立功竞赛和“十百千万”技能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让每一名职工在“三个精神”的浸润中成长,在立功竞赛的平台中成才,先后培养出杨金龙、蒋应成★、石丹等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浙江立法弘扬★“三个精神★”★,为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注入了强大助推力。杭州市总工会联合市经信局发布了《关于激励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系列变革性实践中勇当先行者的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实施政治领航铸魂行动、技能素养提升行动★、人才创新激励行动、关爱服务暖心行动、创新要素保障行动★“五大行动★”为载体,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与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助力杭州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长高变壮★”。
杭州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工匠认定的城市,是率先依法设立“工匠日”的城市,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截至目前,已经认定了240名★“杭州工匠”★,两届“杭州数字工匠”共118名,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每年在全市广泛开展的“926工匠日”系列活动★,也打响了“名城工匠★”的品牌。
在这里,更多的传统手艺“被看见”“被点亮”★:青柯素笛制作传承人蒋云盼,制作的素笛在抖音上月均销售1000支左右★,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学艺★;还有浙江工匠钱高潮、杭州工匠邵城鑫★、天目工匠江红星……一个个能工巧匠涌现★,不断深化★、丰富工匠精神的★“临安实践”。
今年★,“天目匠心馆”建设了30余处合作站点,辐射带动面更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项目宣传劳模工匠和培育对象330人次★,“天目寻匠”播放量达3400万,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300余万元;培育打造“天目寻匠·共富工坊”60个,线上加线下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亿余元,帮助2900余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此外,杭州市总工会还通过在全市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推进广大职工系统学习“三个精神”的科学内涵★,争当“三个精神”的践行者★、展示者和创造者★,用最“接地气”的班前会★,让★“三个精神”的学习★“新风尚”成为职工★“新日常”★。2024年在全省“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系列推进活动中,杭州市总工会选送的领讲员耿方和叶阳辉,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有温度和深度的故事,展现了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上城区,区总工会探索新模式★,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20位劳模工匠,发布了《匠心童行》一书;西湖区总工会制定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三张清单★”,以劳动教育为切口★,种下★“匠心★”的种子……2024年,杭州市总工会《宋韵耀今辉青春致匠心——杭州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示范活动》入选全总“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经典案例★,并居全国首位★。